3)第58章 途中的二三事(下)_法兰西17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草、拾集树叶、挑轻一些的担子、在母亲忙家务时照看弟妹。

  从10岁开始,到15或16岁,他们在父亲耕地的时候,赶拉犁的牲畜,或者帮父亲编篱笆、修沟渠、收秸秆、挑肥、施肥、将牲畜看在休耕地里不乱跑。

  等到15岁以后,如果他们足够强壮,他们在犁地时就取代了父亲的位置。

  另外,也是从12岁开始,孩子就可以在家附近,选择为雇主干一些闲散的轻活儿。

  比如说在旅店餐厅里端茶送水,收拾桌面,帮忙跑腿,什么的。这样一来,就可以为他们自己赚取日常的学费。

  革-命中的法国是最早提出免费义务教育制的国家,但真正实施,并最终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却是以保守专-制著称的普鲁士王国。

  至少在1794年的时候,全法国的中小学生都是要收取学费的,而且学费并不便宜,男生与女生收费基本一样。

  在巴黎周边的地方,如果只学认字的学生,每月的学费通常是1里弗尔,而读写都学的学生每月交1里弗尔(银币)外加10苏(铜币),相当于1.5里弗尔。

  至于校舍,基本上都是废弃的教堂或是修道院改建而成的。不过,教育质量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而且在很多人看来,老师体罚学生,属于一种正常不过的“教学行为”。

  负责启蒙的老师通常会有满手的老茧、有戒尺、有皮带,还有牛筋鞭子,甚至还会有满嘴的污言秽语。

  一旦孩子们朗读的磕磕巴巴,一耳光马上到场;

  如果是左顾右盼不认真了,那就是一皮带打来;

  但要是胆敢在课堂上发出声音,屁股上马上挨上一鞭子;

  至于那根代表无上威严的戒尺,始终就在老师的手里,从未休息过。

  尽管人们经常抱怨老师的过于严厉,但极少的家庭要求自己的孩子放弃学习,而跟随父母务农或经商。

  那是农户们从过往路人,从有见识的村长,从学校老师那里了解到,诸如马拉、丹东、罗伯斯庇尔等革命领袖的发家史。

  于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开始信奉一句格言:“知识,能够改变孩子的命运!”

  ……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