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萨尔浒_明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面提过,太师是朝廷的正一品职称,拿到这个头衔的,很少很少,除了张居正外,其他获得者一般都是死人、追认。

  但杜将军得到的这个头衔,确确实实是别人封的,只不过……不是朝廷。

  他在镇守边界的时候,经常主动出击蒙古,极其生猛,前后共计百余战,无一败绩。蒙古人被他打怕了,求饶又没用,听说明朝官员中太师最大,所以就叫他太师。

  而杜将军不但勇猛过人,长相也过人,因为他常年冲锋肉搏,所以身上脸上到处都是伤疤,面目极其狰狞,据说让人看着就不住地打哆嗦。

  但这位刘綎都甘拜下风的猛人,这次前来上任,居然是带着镣铐来的,因为在不久之前,他刚犯了错误。

  杜松虽然很猛,却有个毛病:小心眼。

  所谓小心眼,一般是生气跟别人过不去,可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杜松先生小心眼,总是跟自己过不去。

  比如之前,他曾经跟人吵架,以武将的脾气,大不了一气之下动家伙砍人,可是杜兄一气之下,竟然出家当和尚了。

  这实在是个奇怪的事,让人怎么都想不明白,可还没等别人想明白,杜松就想明白了,于是又还俗,继续干他的杀人事业。

  后来他升了官,到辽东当上了总兵,可是官升了,脾气一点没改,上阵打仗吃了亏(不算败仗),换了别人,无非写了检讨,下次再来。

  可这位兄弟不知那根筋不对,竟然要自杀,好歹被人拦住还是不消停,一把火把军需库给烧了,论罪被赶回了家,这一次是重返故里。

  虽说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事,但他的同事们惊奇地发现,这人一点没改,刚到沈阳(明军总营)报到,就开始咋呼:

  “我这次来,就是活捉努尔哈赤的,你们谁都别跟我抢!”

  又不是什么好事,谁跟你抢?

  事实也证明,这个光荣任务,没人跟他抢,连刘綎都不敢,于是最精锐的西路军,就成为了他的部属。

  以上四路明军,共计十二万人,大致情况也就是这样,大明人多,林子太大,什么人都有,什么鸟都飞,混人、文人、猛人,一应俱全。

  说漏了,还有个鸟人——辽东经略杨镐。

  杨镐,是一个出过场的人,说实话,我不太想让这人再出来,但可惜的是,我不是导演,没有换演员的权力。

  作为一个无奈的旁观者,看着它的开幕和结束,除了叹息,只有叹息。

  参战明军由全国七省及朝鲜、叶赫部组成,并抽调得力将领指挥。

  全军共十二万人,号称四十七万,这是自土木堡之变以来,明朝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要成事,需要十二万人,但要坏事,一个人就够了。

  从这个角度讲,杨镐应该算是个很有成就的人。

  自从朝鲜战败后,杨镐很是消停了一阵。但这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