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77章 绿光_直播之荒野大冒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会把灰烬加水,并用细网来反复过滤,直到绝大多数杂质被分离出来,再把剩下的黄褐色“盐水”倒进锅里加热。

  “经过多次煮沸,锅底就会留下一层黄褐色的盐巴,这些就是传说中的‘芦盐’。”

  “通常这个过程要持续几天时间,烟熏火燎的工作环境很折磨人,收获也不会太多,而且因为制作工艺非常原始,得到的盐巴纯度不高,杂质非常多,几百斤的芦苇往往只能烘干出一小包芦盐。”

  “至于口感方面,当地人说味道鲜美,有特殊的香味。”

  “至于伱们问的,为什么可以用芦苇制盐,其实是由肯尼亚的土壤结构造成的。”

  芦苇燃烧的非常快,很快这一大捆就燃烧殆尽了,只留下一堆黑灰。

  趁着还有一点小火苗,毕方扔出第二捆。

  “肯尼亚全国几乎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这里的绝大多数土壤都是盐碱地,一旦降水量不足,芦苇等植物体内的盐分就会飙升到制盐的水平。”

  “当地人就是利用这种地理气候条件,制盐养家糊口。”

  “芦苇盐价位方面相当惊人,加工好的芦盐会被包在树叶里售卖,一小包200克左右,通常可以卖到13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一顿饭可能就需要1丑元以上的芦盐,还是挺贵的。”

  正常超市里的食用盐通常只要两块一袋,哪怕是加的其他成分的高档盐,也才五到十块,并且是很厚实的一包,相较于这些盐,芦苇盐完全可以说是贵到离谱。

  【卧槽,还真是特产啊】

  【所以这招不是所有的芦苇都能用吧?】

  【老方懂的是真的多啊】

  【那天我翻了翻地图,肯尼亚不是靠海吗?为什么不直接用海盐啊】

  “没错,只有盐碱地上的芦苇可以食用这种办法,其他地方的,提炼效率太低了,根本不值得这样做。”

  “至于为什么靠海,却不用海盐,解释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的话就是,海盐更贵!”

  第二捆芦苇也燃烧殆尽,毕方将黑灰全部收集起来,倒入另一个小陶罐中,加水开煮,开始提炼其中的盐分。

  同时也向观众讲解其中的一些原因。

  最本质的原因就是,肯尼亚的盐生产权就不在政府自己手上!

  很早开始,肯尼亚就是一个被央国殖民的非洲国家,并且时间非常之久,这就给这个国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哪怕是现今,仍然有大量肯尼亚人,为******去世表达悲恸,以“臣民”自称。

  也是因为殖民期间的全方面干预,肯尼亚的众多资本利益集团都有央国人渗入,其中就包括制盐厂。

  盐的生产加工不掌握在政府手中,这样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看看历史就明白了。

  华夏从春秋战国开始,贩卖私盐就意味着要被杀头。

  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盐是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