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大恨起兵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图阿拉可谓是家家带丧,八旗都对禇英这个太子阿哥有怨言啊。

  连续两次对明军战事的失利,也让那些亲附大金的部落们开始动摇。那些不可靠的蒙古人又开始转身向明朝摇尾巴了。

  苦思之后,奴尔哈赤做了两个决定。

  一方面,他命人前往沈阳和明朝的辽东巡抚李维翰打官司,告御状,痛斥魏太监对大金的欺压。

  用汉人的话讲,这叫障眼法。

  障眼法之下便是另一面,奴尔哈赤开始酝酿了一件他已经想了三十多年的大事。

  那就是借着两白旗受创,借着八旗对明军的怨言,提前对明朝展开复仇行动。

  既然在口水官司上根本奈何不得那个魏太监,那大金所有的损失就在刀剑中取得吧。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重新站起!

  名存实亡的镶白旗被再次建立,新的旗主奴尔哈赤没有选择成年的儿子,而是让他和大妃阿巴亥之子,年仅十三岁的阿济格担任。

  禇英对父亲的做为没有异议,做为太子的他第一次亲征就遭受了惨败,哪怕他的父亲原谅了他,他也没有办法再对朝政和八旗的事务说什么话了。

  他老实的呆在家中,只专心管着他正白旗的事务,看起来,太子殿下正在卧薪尝胆,随时准备新的亮剑。

  为了重新聚拢因为对明战事失利而失去的人心,奴尔哈赤将历年抢掠得来的珠宝很是赏赐了一大批给下面的人,又扬言中原富饶,女真人失去的一切都将在那里得到!

  于是,新建的金国的所有战争机器都秘密转动起来。

  终于,北京传来李成梁的死讯,阿哥和大臣们都以为是时候行动了,可奴尔哈赤却说再等等。

  当又一拨探子传回一个确切的消息后,奴尔哈赤终于决定可以行动了。

  这个消息就是那个该死的魏太监不在国内,而是出海去了日本。

  天赐良机的是,另一个好消息也传来了——皇帝病重。

  “明帝国就像是一艘大船,皇帝就是这艘大船的船长,如果船长倒下了,这艘大船就会迷失方向。”

  奴尔哈赤在议政大臣会议上如此对部下们说道。

  “是时候起兵了,不管是为了我的父祖之仇,还是为了明朝对我大金的欺压,我们都当起兵!”

  三月十三日,奴尔哈赤率领着麾下的贝勒、大臣、将领们,点起马、步军两万,出发征明。

  出发前,奴尔哈赤举行了盛大的典礼,在祭天的仪典中,他亲捧将焚告上天的黄表,向天行礼。

  然后,他命何和理大声的朗读黄表的内容——“七大恨”。

  何和理从第一恨读起:“我祖与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与父,一恨也……”

  “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勒誓,明渝誓言,纵兵越界,卫助叶赫,二恨也……”

  “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踰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三恨也……”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四恨也……”

  “宽甸六堡,我累世分守之疆土,耕田艺谷,明不容刈获,遣兵驱逐,致使百里之地无人居住,五恨也……”

  “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臣遗书诟詈,肆行凌侮,六恨也……”

  “明太监使暴兵越边墙,袭我堡寨,烧杀抢掠我觉罗城,生杀我叔祖,此七恨也。”

  “太监魏某又使暴兵二次来侵,挟我又偿其巨银,我不岔举兵相迎,宽甸之役使我两白旗数千将士伏骨,使我建州家家带泪,此八恨也!”

  八条大恨读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情绪贲张,恨不能立刻杀进北京城,一举灭明,将那个魏太监碎尸千段,以消心中大恨。

  “去吧,夺取抚顺,让明朝那帮腐朽的官员们知道,我大金受够了他们言语的欺骗!”

  年近六旬的奴尔哈赤声音很是响亮。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