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二十六章 FCNB—2000项目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样,那叫一个滔滔不绝,但站在对面的德约科维奇却只能看着刘丛的嘴巴上下开合,始终听不到一句声响,因为此刻这位来自图波列夫的老专家脑袋跟炸了锅一样,嗡嗡的。

  事实上从刘丛叫人把图版拿上来,看到上面那架通体绘制着FCNB—2000字样的飞机效果图时,德约科维奇的脑袋就炸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丛拿出来的这些效果图看在我人眼里充其量只会被人赞一声“漂亮”。

  可落在德约科维奇这样的内行人眼中,效果图上的每一个细节就值得玩味了。

  不说流线、修长且不失浑圆的机身,也不说标志性的垂尾与水平尾翼,就说每架飞机都必不可少机翼,几张效果图看下来德约科维奇就知道,腾飞集团不但是玩儿真的,而且从技术上来讲至少比他们努力为此的图—204飞机领先至少两代。

  这倒不是说FCNB—2000应用了图—204没有应用的超临界机翼,也不是说这个机翼造型更像是在高空滑翔的鹰隼展翅的造型,证明腾飞集团在放生气动外形上的优异能能力。

  但就几幅图话上FCNB—2000在地面静止与空中飞行时机翼那微微上翘的些许角度,就让德约科维奇如同被五雷轰顶一般被炸的外焦里嫩。

  要知道那是一种基于复合材料搭配全新生产工艺研发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机翼结构,相较于传统机翼只能在自身的结构框下,抵抗飞行时空气带来的助力,以一种天降猛男的硬碰硬方式实现飞行不同。

  这种机翼如同柔美的女神一样,用一种柔弱无骨的姿态,随着空气阻力的强弱改变自身的形态,从而适应甚至是利用空气阻力,令飞机拥有更加优异的飞行性能。

  换句话说,这种机翼更像是鹰隼的翅膀,可以根据不同速度,不同高度调整翅膀的高低起伏。

  人类的飞行就是从模仿鸟类开始的,当航空工程师们不断研究鸟类飞行时自然也注意到鸟类翅膀随着空气阻力不同的自我调整,自然也就想应用到飞机上。

  可惜碍于材料与制造工艺始终无法实现,知道八十年代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利用复合材料做成了等比例柔性机翼并试验成功后,这项技术才算具备应用的可能。

  而这项技术应用之后带来的好处简直是颠覆性的,首先就是省油,其次就是降低飞机的结构总量,再次飞行能行提升,再次噪音得以下降,再次飞机更加平稳,再次……

  总而言之好处是一大堆,不然鸟类亿万年的进化不就白费劲了。

  波音近水楼台先得月,立刻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购买了这项专利,再进一步研究后应用到最新的波音777上。

  空客不甘落后,奈何技术上棋差一招,只能集合全欧洲之力拼命攻关。

  前苏联\俄罗斯当然也注意到这种可能改变民航客机格局的划时代技术,想要跟进结果自己先碎了一地。

  然而让德约科维奇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曾经的学生,永远是跟在苏联屁股后面偷摸山寨的中国也瞄准的这个方向,而且还似乎取得极大的进展。

  这要是来腾飞集团之前,德约科维奇打死都不相信,中国能做出这种柔性机翼,但当他看过了第四代风扇叶片,了解了复合材料风扇叶片以及技术水平远超过的D—30KP涡扇发动机的WD—60ML-22涡扇发动机后,萦绕在心头的那种不信任感早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恐惧。

  这要是被腾飞集团做成了,那俄国的民用航空工业不就要玩儿完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